导航

发展纪事

发布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1日 点击: 分享:

公共管理学院(政教系)六十年大事记(1960-2009)

1960年03月,政治教育系(公共管理学院前身)创建。下设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历史4个教研室。33位教师(含教员)中有5位讲师、15位助教。

政治教育系是在湖南师范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1953年)、政治专修科(1956年)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国立师范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前身)公民训育系(1939年)。

政治教育系第一任系主任由湖南师范学院时任院长刘寿祺兼任(副系主任王谦宇主持工作,后接任系主任)(1960—1965),第一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为林雏(1960-1962,兼)。其后,历任系主任/院长依次为苏醒(1965—)、石成玉(1972—1980)、谭双泉(1981—1990)、康明学(1990—1992)、黄百炼(1993—1997)、李屏南(1998—2003);历任党总支/党委书记依次为李光映(1962-1965)、苏醒(1965-兼)、薛庆洪(1972)、石成玉(1972—1976)、于春厚(1976—1979)、王怀德(1980—1982)、刘仁荣(1983—1985)、陈信(1985—1986,兼)、王克明(1988—1991)、周景明(1991)、康明学(1991—1993)、丁冬梅(1994—1996)、刘富湘(1996—1997)、陈湘生(1997—1998,兼)、李屏南(1998—2002)、胡潇(2002—2004)、王翠绒(2004—2010)。现任院长张怀承(2003—),现任党委书记周和平(2010—)。

1960年09月,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一届本科生192人入学。五十年来,该专业共共招收45届本科生6373人(不含2010级新生),其中毕业生42届6180人。据不完全统计,该专业毕业生中,有6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教育系统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中学政治课教师等全国性荣誉称号,有22人担任博士生导师,有4人担任副省(部)级领导干部,有28人担任正厅(局)级领导干部(含本科院校校长/院长和党委书记),有7人担任知名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本院曾开设过本专科专业11个,现开办5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1960年,198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公共关系(专科,1992年;1999年开办社会学专业后停止招生)、市场营销(专科,1993年;1997年随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出)、经济学(本科,1996年;1997年随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出)、法学(专科,1993年;本科,1996年;2002年随新法学院分出)、哲学(本科,1998年)、社会学(本科,1999年)、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2000年)、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2002年,暂停招生)、公共事业管理(本科,2003年,暂停招生)、行政管理(本科,2003年)。全校现有可授予学士学位的本科专业76个。

1961年11月,政治教育系系务委员会经中共湖南师范学院委员会审批成立。系务委员会一般由系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副系主任、系党总支副书记、教研室主任组成。系(院)内重大事项由系(院)务委员会(后改称党政联席会)集体讨论决定是本系(院)的重要决策制度和历史传统。

1962年07月,湖南大学政治经济系学生并入湖南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

1970年09月,因“文革”而停止招生四年后,政治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恢复招生,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44人(学制三年)。至1976年,该专业共招收六届工农兵学员782人(1971年未招)。

1974年09月,政治教育系与本校历史系合并,更名为政史系。

1976年10月,政治教育系与历史系分开,仍复名政治教育系。

1977年11月,恢复高考招生,政治教育系招收“文革”后第一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143人(翌年03月入学)。至2010年07月,该专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共招收23届本科生3456人(不含2010级新生),毕业3263人。

1978年09月,政治教育系与本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合并,仍称政治教育系。

1980年10月,马列主义教研室从政治教育系独立出去,成立马列主义教学部。

1981年11月,政治教育系谭双泉副教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历史系林增平先生主持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学校第一个硕士学位点,谭双泉副教授遴选为硕士生导师。本院现有硕士生导师62人。

1982年07月,政治教育系更名为政治系。

1982年,政治系谭双泉副教授主持的中共党史专业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本系第一个硕士学位点。1983年09月,政治系第一届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2人入学。本院现有28个二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实开设19个):中共党史(1982年,原负责人先后有谭双泉教授、谭献民教授,现负责人肖光荣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84年,原负责人先后有周作翰教授、黄百炼教授、李屏南教授,现负责人吴家庆教授)、伦理学(1985年,原负责人唐凯麟教授,现负责人王泽应教授)、外国哲学(1998年,原负责人邓安庆教授,现负责人舒远招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2001年,原负责人先后有舒远招教授、胡潇教授,现负责人陈金美教授)、中国哲学(2001年,原负责人张怀承教授,现负责人邓名瑛教授)、社会学(2001年,原负责人谢俊贵教授,现负责人陈成文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原负责人方小年教授,2006年取得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后改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美学(2003年,负责人杨君武教授)、宗教学(2003年,原负责人张怀承教授,现负责人徐仪明教授)、科学技术哲学(2003年,原负责人颜青山教授,现负责人李伦教授)、政治学理论(2003年,负责人王敏副教授)、行政管理学(2003年,负责人周仲秋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6年,负责人彭继红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06年,负责人方小年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2006年,负责人何一成教授)、中外政治制度(2006年,负责人刘先江副教授)、国际政治(2006年,负责人陈晓红教授)、人口学(2006年,负责人王翠绒教授)、社会保障学(2006年,负责人孙建娥教授)等。此外,本院还拥有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和教育硕士(政治学科教学论方向)授予权。全校现有147个二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实开设118个)。至2010年07月,本院21个专业(含公共管理硕士和教育硕士)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8届2539人(全日制硕士生1996人,非全日制硕士生543人),其中毕业26届共计1612人(全日制硕士毕业生1301人,非全日制硕士毕业生371人)。

1983年03月,湖南师范学院开设政治理论干部专修科(两年制),教学任务主要由政治系教师承担。该专修科学员中后来有多人担任过省级领导职务。

1985年07月和12月,政治系谭双泉、周作翰、唐凯麟三位副教授先后晋升教授。本院93位现职教师中有教授35人,副教授28人,合占约68%。

1987年07月,政治系周作翰教授主持的研究项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被确立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本院教职工迄今已主持各类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6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6项)。全校教职工迄今已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120多项。

1987年10月,政治系中共党史学科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学科。本院现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共党史(1987年,原负责人谭双泉教授,现负责人谭献民教授)、伦理学(1992年,负责人唐凯麟教授)、外国哲学(2006年,负责人杨君武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6年,负责人吴家庆教授)——200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其中一部分)被确立为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原负责人方小年教授)。全校现有18个湖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1990年07月,政治系谭双泉教授主持的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被确立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本院教师迄今已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6项,除上述重点项目之外,还有“我国现阶段腐败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研究”(主持人黄百炼教授,1996年)、“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主持人唐凯麟教授,2003年)、“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体制改革研究”(主持人陈成文教授,2007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最新成果研究”(主持人王泽应教授,2008年)、“经济危机防控的政府道德责任及其限度研究”(主持人彭定光教授,2010年)。全校教师迄今已主持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点项目8项。

1990年12月,政治系谭双泉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当时全校仅2位博士生导师)。本院现有院内博士生导师23人(另有院外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

1991年12月,政治系谭双泉教授被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院现有4位教师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谭双泉教授(1991年)、唐凯麟教授(1992年)、刘湘溶教授(2004年)、李屏南教授(2006年)。

1992年05月,政治系谭双泉教授的《红叶初集》、唐凯麟教授的《从旧道德到新道德》分别荣获湖南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二等奖。本院教师迄今已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项(只计以省级人民政府或者中央人民政府部委名义颁发的科研成果奖)。

1992年07月,政治系从国内著名大学引进了第一位博士,先后有卢风博士、舒远招博士、杨君武博士、邓安庆博士等引进来校任教。通过长期引进或选留博士毕业生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本院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升,93位现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5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者17人,合占约74%。本院45岁以下现职教师几乎全部拥有博士学位或学历。

1992年09月,政治系公共关系专业(专科)第一届学生63人入学。至2010年07月,该专业共招收6届学生147人(1999年停止招生),其中毕业生147人。

1993年07月,政治系唐凯麟教授领衔申报的“伦理学学科建设”、马列部郑兆安教授领衔申报的“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政治系康明学副教授领衔申报的“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综合改革与建设”分别荣获湖南省教育厅(原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本院教师迄今已获得11项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其它为“以社会实践为中介,抓好三个结合,实现三个教育目标”(负责人:黄百炼,1997年;三等奖)、“师范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培养研究”(负责人:舒远招,2001年;二等奖)、“邓小平理论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负责人:方小年,2001年;三等奖)、“伦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负责人:唐凯麟,2003年;一等奖)、“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为特征的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负责人:刘湘溶,2003年;一等奖)、“地方高校创建‘一体两翼’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制的探索与实践”(负责人:刘湘溶,2009年;一等奖)、“创新机制、构建模式——《思想政治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负责人:唐凯麟,2009年;一等奖)、“哲学社会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负责人:张怀承,2009年;一等奖)

1993年09月,政治系唐凯麟教授领衔申报的“伦理学学科建设”荣获教育部(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第二届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院教师迄今已获得4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除上述之外,还有唐凯麟教授领衔的“伦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刘湘溶教授领衔的“多学科交叉与开放性行为教学为特征的环境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分别荣获第四届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刘湘溶教授领衔的“地方高校创建‘一体两翼’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于2009年荣获第五届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校教师迄今已获得7项普通高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993年09月,政治系唐凯麟教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1993年12月,政治系伦理学学科获批本系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本院现有12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权点(实开设8个):伦理学(1993年,负责人唐凯麟教授)、中共党史(1998年,负责人谭献民教授)、外国哲学(2003年,负责人杨君武教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03年,负责人李屏南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2006年,负责人刘湘溶教授)、中国哲学(2006年,负责人张怀承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06年,负责人吴家庆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2006年,负责人陈成文教授)。全校现有55个二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实开设38个)。

1993年12月,政治系谭双泉教授、马列部郑兆安教授分别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三等奖。1997年12月,法学院唐凯麟教授荣获该奖项一等奖。

1994年09月,政治系与本校马列主义教学部合并,组成新的政治系。

1994年09月,政治系第一届博士研究生1人(伦理学专业)入学。至2010年07月,本院8个专业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7届154人,其中毕业生15届122人。

1996年09月,政治系唐凯麟教授受聘担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年,本院刘湘溶教授继唐凯麟教授担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院现有3人担任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刘湘溶教授(哲学副主任委员,2006—)、杨小云教授(政治学副主任委员,2006—)、李培超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委员,2010—)。

1996年11月,在政治系基础上成立法学院,下设政治学系、哲学系、经济学系、法律学系和“两课”部(现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1997年3月,经济学系从法学院独立出去,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即现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1998年7月增设社会学系。

1996年11月,法学院伦理学学科入选本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唐凯麟教授)。2002年和2007年,伦理学学科先后入选本校“211工程”第二期(“十五”)和第三期(“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全校现有“211工程”第三期(“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9个。

1997年05月,法学院唐凯麟教授受聘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本院现有2人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委:唐凯麟教授(哲学组,1997—)、吴家庆教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组,2009—)。全校现有4人担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委。

1997年09月,法学院郑兆安教授入选全国百名优秀“两课”教师。

1998年02月,法学院唐凯麟教授入选湖南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本院现有3位教师入选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唐凯麟教授(1998年,第一届)、刘湘溶教授(2003年,第二届)、张怀承教授(2010年,第四届)。全校现有11人入选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1998年02月,法学院谭双泉教授入选湖南省首届荣誉社会科学专家。本院现有2位教师入选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专家:谭双泉教授(1998年,第一届)、周作翰教授(2003年,第二届)。全校现有8人入选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专家。

1998年09月,法学院哲学系唐凯麟教授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年,张怀承教授继唐凯麟教授之后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校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

1998年09月,法学院哲学系哲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28人入学。至2010年07月,该专业共招收12届本科生293人(不含2010级新生),其中毕业生9届203人。

1999年09月,法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54人入学。至2010年07月,该专业共招收11届本科生416人(不含2010级新生),其中毕业生8届322人。

2000年09月,法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第一届本科生55人入学。至2010年07月,该专业共招收10届本科生309人(不含2010级新生),其中毕业生7届218人。

2000年04月,原湖南教育学院政治系、马列主义教学部教师并入本校法学院。

2001年06月,法学院伦理学专业1999届博士毕业生李培超的学位论文《自然与人文的和解——论生态伦理学的转折意义》(导师刘湘溶教授)入选当年湖南省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本院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迄今已分别有12篇和19篇入选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

2001年09月,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专业(199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负责人为黄百炼教授)。本院现有2个省级重点专业: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原负责人何一成教授,现负责人彭继红教授,2007年转为省级特色专业)、哲学(2007年,原负责人杨君武教授,现负责人李伦教授)。全校现有14个省级重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专业。

2001年11月,原湖南政法干部管理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并入本校法学院。

2002年01月,法学院伦理学学科被教育部确立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唐凯麟教授)。当年本校仅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全省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仅2个。2007年,伦理学学科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学科。全校现有国家“十一五”重点学科6个、重点建设学科1个。

2002年05月,公共管理学院王泽应教授入选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全校迄今有5位教师入选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

2002年06月,以政治学系、哲学系、社会学系、“两课”部(现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为基础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增设行政管理学系。法律学系则独立出去,扩展为现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新)。

2002年06月,公共管理学院公民道德建设研究基地(隶属于伦理学研究所)被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确立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负责人唐凯麟教授)。全校现有5个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2002年09月,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第一届本科生27人入学。至2010年07月,该专业共招收4届本科生106人(2007年起暂停招生),其中毕业生4届106人。

2002年10月,原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教师并入公共管理学院。

2003年09月,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第一届本科生25人和行政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第一届本科生32人入学。至2010年07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招收4届本科生114人(2007年起暂停招生),其中毕业生4届114人;行政管理专业共招收7届本科生269人(不含2010级新生),其中毕业生4届130人。

2003年11月,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准设立。本院现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2003年,负责人唐凯麟教授)、政治学(2007年,负责人谭献民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2009年,负责人方小年教授)。全校现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05月,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挂靠公共管理学院(张怀承兼任院长)。

2004年05月,公共管理学院县域发展研究中心被确立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李屏南教授)。全校现有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04年12月,公共管理学院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即伦理学研究所)入选教育部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唐凯麟教授)。此前,伦理学研究所于2002年被确立为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校现仅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全省现仅有2个。

2004年12月,公共管理学院杨君武教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三等奖,杨小云教授获该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

2005年02月,以公共管理学院为主体我校相关学院参与获批专业学位公共管理硕士(MPA)试办权。全校现有8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2005年07月,公共管理学院唐凯麟教授被中宣部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首席专家之一。我院现有4位教师担任这类首席专家:唐凯麟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5年)、王泽应教授(《伦理学》,2008年)、吴家庆教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2008年)、张怀承教授(《中国伦理思想史》,2009年)。

2005年07月,公共管理学院杨小云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本院现有3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杨小云教授(2005年)、杨君武教授(2006年)、李培超教授(2007年)。

2006年03月,公共管理学院哲学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全校现有5个一级学科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03月,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学四个一级学科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校现有18个一级学科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09月,公共管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入选湖南省精品课程。本院现有4门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6年,李培超教授领衔)、伦理学原理(2007年,唐凯麟教授领衔)、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08年,吴家庆教授领衔)、中国哲学史(2009年,张怀承教授领衔)。全校现有35门省级精品课程。

2006年07月,公共管理学院唐凯麟教授荣获湖南省教学名师称号。本院现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唐凯麟教授(2006年)、张怀承教授(2010年)。全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9人。

2006年08月,公共管理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4届博士毕业生王宝庆的学位论文《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导师文选德教授)入选当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校迄今有4位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6年09月,公共管理学院唐凯麟教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全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

2007年10月,公共管理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本院现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李培超教授领衔)、伦理学(2010年,王泽应教授领衔)。全校现有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7年12月,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团队入选湖南省教学团队。本院现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伦理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团队(2007年,唐凯麟教授领衔)、哲学基础课教学团队(2010年,张怀承教授领衔)。全校现有11个省级教学团队。

2007年12月,公共管理学院共产主义青年团委员会荣获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称号。

2008年01月,公共管理学院刘湘溶教授主持的研究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确立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校迄今仅获得1项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08年09月,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彭继红教授)。全校现有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8年08月,公共管理学院“伦理学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唐凯麟教授领衔)。全校现有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9年10月,张怀承教授受聘担任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管理委员会委员(哲学学科)。

2009年12月,公共管理学院工会荣获湖南省教育工会颁发的全省教育系统“模范教职工小家”称号。

后 记

本大事记主要收集有关公共管理学院及其前身政治教育系的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本科生专业建设、研究生专业(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历史沿革、历任主要领导和其他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大事记突出学院历史上各项“第一”,以“第一”引导同类事实或数据,带着历史感概览学院五十年来各个方面的成就。对各类成就的介绍原则上限省部级以上。

本大事记由学院委托杨君武教授编撰,先后经院务会议和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由于所掌握信息不够全面和精确,本大事记中个别条目内容可能有误,恳请当事人见谅,诚望知情人匡正。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0年09月05日


续记(2010-2020)

2010年04月,张怀承教授领衔的《哲学基础课》教学团队入选湖南省级教学团队。

2010年04月,本科生07级周佳、邓孟奎获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铜奖;王翠绒、陈成文教授获评省“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此前,2003年王保庆博士的《传统文化与党风廉政建设》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级特等奖,王雪风参与的《湖南煤矿工人心里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级特等奖;2005年,张晶玉的《走向义务公平时代》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级三等奖;2007年,黄璜的《转型与嬗变: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研究》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级二等奖。

2010年05月,湖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我院获4项奖励:刘湘溶教授的著作《体育伦理研究丛书》获一等奖,唐凯麟教授的论文《传统儒家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获二等奖,唐凯麟教授领衔的著作《大学诚信读本》、舒远招教授的论文《西方进化伦理学研究》获三等奖。

2010年5月,美学专业罗常军的学位论文《直觉、表现与艺术:表现主义艺术本质论研究》(导师:杨君武)、行政管理专业吴开明的学位论文《基于控制视角的政策执行编差探析》(导师:周仲秋)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0年05月,张怀承教授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

2010年06月,我院获批7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其中,重点项目1项(彭定光教授主持的“经济危机防控的政府道德责任及其限度研究》)、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2项、后期项目1项。全校共获18项,我院占三分之一强。

2010年07月,张怀承教授获评湖南省第五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010年07月,王泽应教授主持的《伦理学》获评国家精品课程。

2010年09月,我院成功举办公共管理学院暨政治教育系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制作完成“一本院友录”、“一本院史”、“一本画册”、“一个展览”、“一个电视片”。院友捐资设立“优秀贫困生奖励基金”和“学院发展基金”。

2010年11月,唐凯麟教授的论文“财富伦理引论”在《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上发表,实现我院教师在该国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零的突破。

2011年04月,学校党委决定,周仲秋教授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2011年05月,社会学罗竖元学位论文《社会工作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的功能评估研究:以深圳市、长沙市和贵阳市为例》(导师:陈成文)、行政管理欧乐平学位论文《吴仪形象研究》(导师:周仲秋)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1年06月,我院获批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刘起军教授主持的“正确处理诱发群体事件的利益矛盾与巩固党的执政安全研究”),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1项。全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我院占全校的四分之一强。

2011年06月,学院党委获评“湖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院分党校获评“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先进分党校”;张怀承教授被授予“湖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011年08月,唐凯麟教授获评湖南省“十一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1年09月,吴家庆教授、聂文军教授分别入选第三批“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人选。此前,陈成文教授2004年入选第一批第二层次人选、杨君武和舒远招教授入选第一批第三层次人选,杨小云教授2007年入选第二批第二层次人选,李桂梅和向玉乔教授入选第三批第三层次人选。

2011年10月,本科生2009级行政管理吴博、张荣峰获评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2011年10月,由2000级政教二班喻晓坤等院友于2008年10月发起创立的“2000级政教二班励志奖学金”自广西罗城仏佬族自治县怀群中学转移至公共管理学院,赞助学院“自强之星”演讲比赛活动,资助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至今已在学院开展十年。

2011年11月,我院顺利通过全省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评估。

2011年11月,陈成文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此前,杨小云教授(2005年)、杨君武教授(2006年)、李培超教授(2007年)先后入选此人才计划。

2011年,我院获批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负责人:李屏南教授)和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负责人:陈成文教授)

2012年01月,哲学(负责人:唐凯麟)、政治学(负责人:杨小云)、马克思主义理论(负责人:吴家庆)三个一级学科确定为湖南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哲学学科为优势特色学科。

2012年01月,由张怀承教授主讲的我校首个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船山哲学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官方网站“爱课程网”正式上线播出。

2012年04月,辅导员易珊老师获湖南省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2012年05月,社会学系承担湖南省交警总队湖南交通文明指数测评工作,获得高度认可和好评。

2012年05月,政治学理论罗凌波的学位论文《论中国共产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整合机制》(导师:吴家庆)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2年05月,本科生2008级社会学张元强、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柳艳、研究生2009级人口学刘雯获评2012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生党员。

2012年5月,湖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我院获4项奖励:唐凯麟教授等的论文《全球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和刘起军教授的论文《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属性》获二等奖,陈仁仁副教授的著作《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和谭献民教授等的论文《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经验研究》获三等奖。

2012年05月,我院获批得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其中,重点项目1项(刘建荣教授主持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农民精神生活引导研究”)、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

2012年07月,舒远招教授申报的“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哲学思维——《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2年11月,行管系刘艳老师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管理学组)二等奖。

2012年11月,我院研究生获批6项省级研究生创新课题(博士3项,硕士3项)。

2012年12月,谭吉华教授获评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马秋丽老师获评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

2012年12月,彭正德老师获霍英东基金项目(1.6万美元)。

2013年03月,向玉乔教授的论文《社会制度实现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及价值维度》在《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发表。

2013年05月,彭继红教授“省属师范大学“三教一型”中学政治教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和黄勇军老师“政治学原理课程双语教学与研讨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获批年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13年06月,社会保障王猛的学位论文《民生视角下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研究》(导师:周秋光)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3年09月,我院率先实行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一级学科层面统一招生的改革尝试。

2013年,彭正德教授入选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百人工程”人才培养对象。至此,我院教师有8人入选:第一批(2002年):李培超、舒远招、杨君武、陈成文;第二批(2004年):李桂梅、杨小云、李伦。

2013年07月,我院获批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其中,重点项目2项(吴家庆教授主持的“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与实现中国梦研究”、杨小云教授主持的“健全施政行为公开制度的对策研究”),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项目2项。

2013年07月,刘湘溶教授的论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致力于“一个构建”和“六个推进”》获评教育部第六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此前,唐凯麟教授领衔的著作《六经责我开生面:王船山伦理思想研究》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998年)、唐凯麟教授的著作《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发展的理论审视》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唐凯麟教授领衔的著作《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发展史》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06年)。

2013年10月,在第三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思政专业2011级刘恩泽获特等奖,2010级秦雪茹、2011级周小琴获一等奖。

2013年,学院部门工会获评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

2014年05月,我院获批社会工作专业学位(MSW)硕士点,2015年正式招生。

2014年06月,我院重新组织修订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从2014级开始在全校率先推进一级学科下培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改革。

2014年06月,中共党史专业黄建国的学位论文《信息化发展对党的组织建设影响及对策研究》(导师:肖光荣)、社会学专业孙嘉悦的学位论文《社会工作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研究》(导师:陈成文)、社会保障专业王慧的学位论文《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以长沙市为例》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4年06月,学院获批9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其中,重点项目2项(张怀承教授主持的“中国传统道德本体建构研究”、彭正德教授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反特权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新实践研究”),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2项。全校26项,公管院在全校二级学院排名第一,占全校立项数的36%。

2014年06月,李超民老师入选湖南省首届“湖湘青年英才”。

2014年06月,李海萍老师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立项。

2014年07月,学校党委决定,周和平同志因年龄关系不再担任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由余望成同志接任学院党委书记。

2014年12月,“心管we家”特色成长辅导室获批省级立项;刘起军教授主持的“‘师大之星’评选——大学生榜样引领工作模式”获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示范建设项目立项。

2014年3月-12月,学院党委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四风”突出问题,历经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阶段。学院始终坚持教育与实践并重,边学边查边改,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把整改落实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精心组织、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学院事业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4年,李培超教授领衔的国家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式上线。

2015年05月,在“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本科生2012级行政管理陈雪琴获特等奖,201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陈静、行政管理曹晨旸等获三等奖,2012级政治学与行政学胡蓉、社会学张金萍获优胜奖。

2015年06月,政治学理论专业蔡艳的学位论文《执政党公信力的构建形态及其时代变迁:一种结构形态的系统分析与时空比较研究》(导师:吴家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张安的学位论文《邓小平国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导师:冷舜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黄清迎的学位论文《网络视域下大学生政治信仰生成机制研究》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5年06月,公管院获批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2015年06月,伍屏芝老师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2015年10月,王敏教授获评全国MPA专业硕士研究生优秀教师。

2015年10月,在第五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思政专业12级李灵、汤琪,13级茹奕蓓三位同学获特等奖,12级李维苡获一等奖,12级潘宇翔获二等奖。在参赛的全国同类师范院校中排名前列。

2015年12月,思政专业12级潘宇翔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首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文科业余组第一名。

2015年12月,刘湘溶教授等的著作《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上、下册)获教育部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5年5月,我院四位教授的成果获湖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社科成果奖:唐凯麟教授的论文《公民道德建设问题系列研究》获一等奖、吴家庆教授等的论文《执政党公信力建设研究》获二等奖、王泽应教授的著作《伦理学》获三等奖、李海萍教授的《清未民初大学内部职权研究》系列论文获三等奖。

2015年,学院党委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分三个专题进行学习研讨,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专题教育达到预期目标,保证了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016年01月,王泽应教授获评湖南省第五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

2016年03月,根据学校党委决定,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公共管理学院分离出去,完成独立设置。原“两课”教研部,政治学系、社会学系、行政管理系的少数教师转入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6年03月,“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验收结果公布,政治学、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学科获评优秀等级。

2016年05月,向玉乔教授的论文《国家治理的伦理意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发表。

2016年06月—11月,我院获批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其中,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2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

2016年06月,学院党办秘书李江同志获评“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

2016年07月,张怀承领衔的《哲学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获评第十一届湖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6年09月,李中仁老师的“‘文本精读—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政治思想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2016年11月,在湖南省普通高校第二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思政专业2013级茹奕蓓获文科组一等奖。

2016年11月,研究生获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9项(博士4项、硕士5项)。

2016年03月,外国哲学专业罗常军的学位论文《艺术即表现:表现主义艺术哲学研究》(导师:杨君武)获评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中共党史专业祝雄的学位论文《县级党务公开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研究》(导师:肖光荣)、行政管理专业曹旸的学位论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C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为例》(导师:吴家庆)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6年11月,王泽应教授主持的“新形势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获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

2016年09月,学院全面实施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在一级学科下招生和培养,制定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双向选择实施办法。

2016年10月,学校首次实施“世承人才计划”,我院共14位教师入选,其中,学科领军人才2人、学科带头人5人、学术骨干1人、青年学术骨干6人。

2016年3—12月,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学院圆满完成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的准备和迎检工作,有效促进了本科教学的规范化。

2016年05月,本科生2014级郑雪妮获2016湖南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

2016年06月,本科生2014级陈佳祺、孙艺获得2015-2016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省级立项奖。

2016年,2015级真优美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此前,2014级彭婧婧、谭璇获一等奖(2001年),05级刘云获一等奖(2008年),05级徐璇获二等奖(2008年),05级徐姝泉、喻柳、杨少华获三等奖(2008年)。

2016年,学院党委在全体师生党员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分四个专题进行了集中学习研讨,党员精神面貌大幅提升,专题教育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6年12月,刘湘溶教授受聘担任教育部第十四届国家督学。

2016年12月,哲学学科入围学校“双一流”建设“8+1”培养学科。

2017年03月,学校党委决定,张怀承院长因年龄关系不再担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职务。

2017年05月,研究生获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7项(博士项,硕士项)。

2017年05月,向玉乔教授论文《分配正义研究》获评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7年06月,77级院友皮爱民(深圳市德邦高级中学校长)联络校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由深圳瑜水慈善基金会、深圳国金永恒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湖南师大深圳校友会罗湖校友分会共同发起在学院设立“国金之光”爱心基金,每年捐赠5万元分五年共计25万元,奖励资助学院在读优秀本科学生,至今已开展四届。

2017年05月,本科生2015级社会学王昕彤的《族群交往与在华留学生的汉语习得——基于长沙大学城600名留学生的调查》获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立项(指导老师:罗忠勇)。

2017年06月,学院按照一级学科培养要求,对全部科学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新的培养方案从2017级研究生正式实施。

2017年06—12月,学院获批9项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3项(刘起军教授主持的“构建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与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研究”、谭献民教授主持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向玉乔教授主持的“美国建构现代道德文化的经验教训研究”)、一般项目3项、青年项目2项。

2017年07月,伦理学专业蒋建辉的学位论文《中国服饰文化的伦理审视》(导师:张怀承)获评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社会学专业赵杏梓的学位论文《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接纳度研究》(导师:陈成文)、伦理学专业郭蓉的学位论文《佩莱格里诺医学伦理思想研究》(导师:李伦)、学科思政谭媚的学位论文《中美中学德育情境教学模式比较研究》(导师:李超民)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7年09月,哲学学科作为主体学科之一入围学校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对象“语言与文化”学科群之列,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完成了所属学科领域的申报论证和建设规划工作。

2017年09月,思政专业正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从2016级思政专业选拔31位学生作为卓越教师培养对象,配备指导教师,在专业学习、教师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等方面给予特别培养和指导。

2017年09月,哲学系面向全校新开辅修专业和辅修学位。首批28名来自全校其他专业的学生组成首届哲学辅修班。

2017年09月,研究生2016级社会学专业张立媛同学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

2017年10月,王泽应教授获评湖南省首批智库领军人才。

2017年12月,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MPA)专业硕士生在第三届全省高校MPA案例大赛中获评二等奖、三等奖和最佳风采奖三项奖励(指导老师:王敏、李中仁)。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我院哲学学科获得B等级,政治学学科获得B-等级,社会学学科获得C-等级。

2017年12月,李伦教授主持的“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2017年,哲学学科引进易小明教授为“潇湘学者”特聘教授,聘请外籍学者杨小华和拜伦(Byzon Kaldis)教授为“潇湘学者”讲座教授;政治学学科聘请徐晨光和欧阳淞教授为“潇湘学者”讲座教授。

2017年12月,唐凯麟教授获评首届罗国杰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黄泰珂博士获评优秀学生奖。

2017年11月,学校社科处统一组织全校研究机构的清理、重组和新建。经学校审核批准,学院共设立“县域发展研究中心”、“外国哲学研究所”等省、校两级非独立建制科研机构13个;“中共党史党建研究所”等7个校级研究机构获得学校资助。

2017年8月,2017届本科毕业生升研率超过45%,创学院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历史新高,居学校各文科学院第一。

2017年4—12月,省长许达哲、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宣传部长蔡振洪三位省委常委先后来学校考察,我院道德文化研究院均列作重要考察点,接受考察。

2018年03月,在“案例中心杯”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中,硕士生赵起超等的《百姓的任意门——株洲市荷塘区“一门式”政务服务》获评优秀奖(指导老师:王敏、李中仁)。

2018年6—12月,学院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其中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

2018年7月,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曾贤杰的学位论文《大数据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导师:吴家庆)、社会保障专业欧阳盼的学校论文《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以长沙为例》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8年05月,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评价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CTT(中国智库索引)智库最佳实践案例(BPA)发布暨智库评价系统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我院道德文化研究院荣获“中国智库最佳管理奖”。

2018年09月,学院五十周年时在院友支持下批准立项的“博后楼”得以竣工并投入使用。学术讲堂、创新实验室、多功能学术活动中心等装修一新,学院办学空间和条件得以拓展和改善。

2018年09月,陈晓红老师“《新时代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教材建设及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2018年10月,校庆80周年庆典前夕,由公共管理学院成立后第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干部喻晓坤、文丽丽等院友发起组织的“思源团学干部奖学金”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捐赠仪式。该奖学金从2019年正式开始实施。

2018年10月,学院圆满完成学校80周年校庆各项工作,顺利实现了“回顾历史、展示成就、凝聚校友、共谋发展”的预期目标。庆典之前,我院筹备并成立了广州和深圳两家地方校友分会,学院组织300余名公管校友返校参加校庆庆典,并在学院举行了原公安部副部长陈志敏校友“二级警监”证书和警服捐赠仪式。召开校庆80周年庆祝大会和分系座谈会。广大校友踊跃参与,捐款捐物支持学院建设发展。

2018年10月,行管和MPA硕士生获评湖南省第四届高校MPA案例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指导老师:王敏、李中仁)。

2018年11月,学院圆满完成四个一级学科学位点和三个专业学位点的校内自我评估工作并合格通过。自评报告呈送湖南省学位办和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2018年11月,政治学中共党史二级学科成功承办“第30届全国中共党史党建学位点会议”。全国50多所高校、党校、党史研究机构1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18年11月,政治学非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与中非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外事机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参赞、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会议。

2018年11月,本科生思政专业16级雷淑颖在湖南省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指导老师:伍屏芝)。

2018年11月,道德文化研究中心获评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中国全民健心网首席专家肖汉仕老师的“实施全民健心促进健康幸福安稳湖南建设”获评湖南省优秀智库成果。

2018年12月,道德文化研究院荣获2018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A+级智库。

2018年11月,思政专业硕士谭枫和石燕萍分获全国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指导老师:伍屏芝)。

2018年12月,根据学校党委决定,聘任毛新志教授担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2018年12月,研究生获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5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

2018年03月,学院承办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定向培养公共管理专业培训班”。该培训班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全脱产培训四个月;第二阶段定期集中脱产培训与平时自学相结合,完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本科学历学习任务。全体40位学员全部取得成人教育本科学籍。培训工作受到省委组织部和教育厅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8年4—12月,教育部长陈宝生、省纪委书记付奎、副省长吴桂英和隋忠诚等先后来学校考察调研,我院道德文化研究院均作为重要考察点接受考察。

2019年5—12月,学院党委根据中央、省委和学校党委统一部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学习教育的全覆盖,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

2019年05月,党委副书记孙雯波同志获评2018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务工作示范岗荣誉称号,哲学系文贤庆副教授获评2018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荣誉称号。

2019年06月,陈婧入选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

2019年06月,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专业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07月,研究生获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6项(博士1项,硕士5项)。

2019年07月,伦理学专业黄泰轲的学位论文《牟宗三“生命的学问”研究》(导师:王泽应)获评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伦理学专业卢明涛的学位论文《道德的生命力研究》(导师:向玉乔)、外国哲学专业张国良的学位论文《论卢卡纳普对海德洛尔形而上学的批判》(导师:万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邓露的学位论文《自媒体时代维护主流意识形态论语权研究》(导师:李超民)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19年9月,赵子林副教授的“OBE理念下增强思政专业大学生获得感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获批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2019年9月,在第九届“华文杯”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交流演示竞赛中,思政专业2016级雷淑颖、2017级许玥和张艳三位同学荣获一等奖,2017级李云虎荣获二等奖(指导老师:刘艳)。

2019年10月,思政专业16级龙婧同学获第五届湖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指导老师:伍屏芝)。

2019年9月,李培超授主持的“名师搭台、教研互促、开放共享”哲学思维培养体系平台创建、万丹教授主持的“坚持三元互动,实现立德树人,理工科研究生公共政治课改革探索与实践”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2019年9月,老师主持“‘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研究生导师师德建设研究”获批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立项。

2019年12月,学院教师获评湖南省研究生教学平台项目10项。其中,优质课程2项,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建设2项,优秀教学团队5项,优秀案例1项。

2019年6—12月,我院教师获批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点项目1项(胡映兰主持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社区治理70年历程与经验研究”),一般项目2项,青年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

2019年11月,政治学科承办“湖南省政治学会2019年年会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学院召开,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19年12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9年12月,向玉乔教授主持的《中国共产党的集体道德记忆研究》获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2019年12月,向玉乔和毛新志教授分别入选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芙蓉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芙蓉学者”。

2019年9月,刘起军教授受聘担任教育部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伦教授受聘担任教育部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20年1月,经学校党委批准,学院(含道德文化研究院)行政领导班子完成换届。毛新志任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王敏任主管科研和学科建设副院长、赵子林任主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李超民任主管研究生工作副院长、邝洁任主管行政工作副院长;向玉乔任道德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正处级),文贤庆任副院长。

2020年01月,唐凯麟教授等的著作《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获评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9年10月,易小明教授的系列论文《分配正义研究》、唐凯麟教授等的著作《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八卷本)》、王泽应教授的论文《命运共同体的伦理精义和价值特质论》获评湖南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刘湘溶教授等的著作《中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丛书》、刘起军教授等的著作《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利益矛盾研究》获评二等奖,肖汉仕教授的论文《全民健心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获评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二等奖,向玉乔教授的论文《国家治理的伦理意蕴》获评三等奖。

2020年3-7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学院组织全院教职工一边抗疫防疫,一边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2020年0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公布《关于下达2019年动态调整撤销和增列的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院为有效组织和优化学科队伍力量,自主撤销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0年0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达《2014年—2019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学位〔2020〕7号),我院参评的政治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全部合格。

2020年06月,学校与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统一战线学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我院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置统一战线方向,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

2020年07月,研究生获批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6项,(博士3项,硕士3项)。

2020年10月,李培超教授受聘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020年07月,伦理学专业朱平的学位论文《唐君毅道德自我论研究》(导师:王泽应)获评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行政管理学专业丁新宇的学位论文《城市化背景下中国邻避抗争治理研究》(导师:李风华)、伦理学专业冯楚的学位论文《哈奇森的道德情感研究》(导师:李培超)、社会保障专业陈智的学位论文《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的污名问题研究》(导师:陈云凡)、社会学专业何波的学位论文《公正感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10省/市4000多名中学生的调查》(导师:罗忠勇)获评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2020年09月,学院优化资源配置,在合理规划和调整行政办公用房的基础上,完成教师工作室的建设,有效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

2020年9月,我院获批13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科基金课题。其中,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4项,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4项;付振奇老师申报的“地权变动与农民社会治理参与:影响机制与政策引导”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实现我院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零的突破。

2020年10月,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年会在我院召开。60余名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2020年10月,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两专业获批湖南省普通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11月,思政专业2018级胡雅静获评“万婴杯”湖南省高等学校第六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文科组一等奖(指导老师:伍屏芝)。

2010至2020年,学院共招收十届各专业博士生264人,毕业225人;招收十届各专业硕士研究生2693人,毕业2495人;招收本科生2660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1090人、哲学331人、社会学379人、政治学与行政学361人、行政管理499人),毕业2393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865人、哲学308人、社会学370人、政治学与行政学343人、行政管理507人)

编撰说明

《公共管理学院(政治教育系)六十年大事记》主要收集有关公共管理学院及其前身政治教育系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本科生专业建设、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历史沿革、历任主要领导和其他方面的重要信息。

本大事记前五十年(1960-2010)记事为建院五十周年时学院委托时任副院长杨君武教授主持编撰,突出学院历史上各项“第一”,以“第一”引导同类事实或数据,概览学院五十年来各个方面成就(对学院建设发展各类成就的收录介绍原则上限省部级以上)。

本次《公共管理学院(政教系)六十年大事记》编撰,对前五十年大事记基本保持原貌,只作少数几处斟误、补录和调整。后十年续记(2010-2020年)由时任副院长王敏教授主持补撰,基本遵从先前收录规则和重点,但较前略为详实,且依据时代要求,增加学院党建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写实内容。全稿由学院党委书记余望成同志审校。

由于所掌握信息不够全面和精确,本大事记中个别条目内容可能有误,恳请当事人见谅,诚望知情人匡正。

公共管理学院

2020年12月28日


上一条:教职员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