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刘永春

发布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0日 点击: 分享:

刘永春,男,陕西千阳人,哲学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现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分析的伦理学、分析的中国哲学、应用伦理等。

(一)代表性论文

18.孔孟思想中的“美好生活”[N].光明日报,2024-11-02(11)

17.刘永春.如何对待动物:庄子的方案[J].伦理学研究,2023(04)(CSSCI)

16.刘永春.区分“合乎道德的行为”——以冯友兰《新原人》为中心[J].道德与文明,2022(02)(CSSCI)

15.刘永春.“我不能”能够成为拒绝行善的道德理由吗?——基于科尔代利“预期义务”的考察[J].伦理学研究,2021(01)(CSSCI)

14.刘永春.孟子恻隐说存在“深度悖论”吗?——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9(04)(CSSCI)

13.刘永春.孟子思想的“共享”指向及其当代启示[J].伦理学研究,2019(03)(CSSCI)

12.SOHO:工作领域中的一场道德革命[N].文汇报,2017-05-01(007)

11.刘永春.SOHO办公现象的伦理审视[J].伦理学研究,2017(05)(CSSCI)

10.刘永春.论罗斯对正当与善的区分[J].学术交流,2016(12)(CSSCI)

9.刘永春.回归背离的工作自主性[J].企业管理,2016(04)(北大核心)

8.刘永春.“勤劳现象”的反思[J].企业管理,2016(03)(北大核心)

7.刘永春.缠足:从审美到道德的嬗变——兼论审美的泛道德化现象[J].理论月刊,2016(01)(CSSCI扩展版)

6.刘永春,肖群忠.论儒家思想中的敬业精神[J].道德与文明,2016(01)(CSSCI)

5.刘永春.论汉代孝廉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界,2016(01)

4.刘永春.论先秦儒道生命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界,2015(12)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CSSCI),(转引900余次)

2.刘永春.关于“工作伦理”概念的思考[J].企业管理,2015(11)(北大核心)

1.刘永春,席玥桐.对纳斯鲍姆“脆弱之善”的批评[J].科学·经济·社会,2015(01)

(二)主要著作

1.专著:刘永春.儒家道德话语[M].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03)

2.合著:肖群忠等.日常生活伦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撰写第5章(约9万字)

3.合著:向玉乔、龚群等.道德文化自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撰写第7章(约3万字)

4.合著:陈文胜、向玉乔主编.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撰写《湖南乡风文明建设2024年研究报告》(约2万余字

(三)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传统动物伦理思想研究”(20BZX118)(20万)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民众日常生活伦理研究(HJJD720017)子课题“工作伦理研究”(10万)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重大项目“中国道德话语研究”(20JDZD01)子课题“儒家道德语言研究”(12万)

4.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儒家共享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D2020071304)(2万)

(四)获奖

1.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5)(排名第七)

2.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2.3)(排名第三)

3.湖南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

4.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5.湖南师范大学2017-2018学年度公共管理学院“教学十佳”

联系方式:Email: 278542356@qq.com WeChat:ichun9999

上一条:刘大为

下一条:罗常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