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母校教给我“为师之道”

发布者: 来源:李俊文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0日 点击: 分享:

我出生在山西吕梁山下,求学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似乎我都与山有缘。古人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天生不是一个智者,我倒更愿意做一个仁者,仁者爱人,与人为善。

作为一名山西人,我非常庆幸成为一名师大人。我们山西人吃苦耐劳,踏实本分;去湖师求学,学习了“ 经世致用 敢为人先 ”的湖湘精神。使我终身受用。感念师恩,在师大求学的经历也使我终身难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天我来追忆下师大的几位先生。

我的导师何一成先生,何老师治学严谨,每天坚持学术研究。清晨,在研究所很早就可以见他和蔼的身影,傍晚迟迟的归。每次去找他探讨学术问题,他都耐心地讲解,并点起一支烟卷,神情自若地帮我们答疑解惑,我们一来找他,他都很开心,因为这也是他唯一休闲的时光,和我们交流时,先生年轻了许多。先生办公室一只热水瓶用了又用,好多年都没有换过。那年教师节,我们几个师兄妹忍不住送给他一只新的热水瓶作为礼物。先生这次破例没有说我们乱花钱,并对它爱不释手。先生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学校和自己的专业。毕业时,他的话历历在目。他说,“俊文啊,我们这个专业很特别。你要坚守自己的专业,这个时代,做到不背叛自己的专业的人越来越少了。”至今,我都记得先生的话,不敢忘却。

还有一位先生令我终身难忘,那就是张怀承先生。读书时,一直听闻张先生学术高明,不能得见。一次偶尔的机会,在岳麓书院,河西三所高校的研究生诚邀张怀承先生和岳麓书院的院长朱汉民先生一起讲学。古有朱张会讲,朱熹与张栻(shì)先生的讲学,辩论已成千古绝唱。如今,作为湖南师大公管院院长的张怀承先生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院长朱汉民先生同样是新时期的“朱张会讲”。朱教授毕恭毕敬,言辞低调,论调沉稳。张怀承先生意气风发,观点鲜明,一身正气,傲骨铮铮。底下听课的同学都被两位先生的精彩讲解深深折服,也不知道这场讲学是什么时候才结束?只记得留个晚辈们的是惊叹和回味。事过九载,仍不敢忘却。

师大还有一位先生令我记忆忧新。那就是被誉为当代教育家的张楚廷先生,也是我校世纪初的老校长。记得,当年在教科院上自习时,偶遇张先生给博士生讲解《教育哲学》。底下却坐满了本科生,硕士等。那一堂课妙趣横生,充满玄机,时而被先生趣味的言辞逗乐,时而被先生忧国忧民的思想带入沉思。只记得先生当年已70高龄,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自信满满。先生告诉我们他每天下午锻炼乒乓球一小时,每天晚上坚持写作1000字。当时先生的学术著作90余部,其中独著40余部,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就这样深深被先生吸引,从那时开始我每周都去听先生的课,一直到毕业,仍旧依依不舍。

一晃多年过去了,还有师大许许多多的老师的身影常在我的脑海中回荡。我今天之所以讲这么多,其实也是在思考,思考我多年来一直想不明白的问题,湖南师大教给我们这些学子的是什么?湖南师大的先哲们有着怎么样的独特精神? 各种讲座听了不下百场,知名学者和名校教授都听过,今天终于明白,唯独觉得我师大人最真实,不为名所累,扎扎实实做学问。坚守一个知识分子该有的傲骨和不卑不亢,更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实现“承接涟衡形胜,汇聚四海英良。仁爱身修,精勤业广,兴我华夏,争做栋梁。”的目标而努力。母校教给我“为师之道”,我将受惠终生。我也会将母校交给我的,教给我的孩子,交给我的学生。最后我只想说,选择湖南师大,我终身无悔。


作者简介:

李俊文,2009-2011年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现供职于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校办公室副主任,一级教师。

上一条:我与“山洞”

下一条:“公共管理学院(政教系)六十周年”征文选刊说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