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何成欢)11月23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MPA大讲堂第二十八讲在景德楼南栋4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事理、机理、管理和治理”为主题的学术演讲。本次讲座由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胡扬名教授主持,刘茜副教授、彭小玲老师、程中培老师、我院MPA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此次讲座。

讲座开篇,童星教授回顾了公共管理一些领域存在“轻视事理、机理,奢谈管理、治理”的现象,强调通晓事理、机理是实现管理和治理的基础。在厘清事理、机理、管理、治理的本义基础上,童星教授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史上的理论命题和经典案例,分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特点及其区别,并详细解析了概念之间的关系。

童星教授认为,当前公共管理领域在协调事理、机理、管理与治理方面存在一系列的挑战和难点,“一元统领与多方参与、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管理的制度与温度、精准治理与模糊治理”等存在深刻的内在张力,实现好的管理和治理离不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优良传统。童星教授具体选取交通安全管理为案例,深入剖析事理、机理对实现管理和治理的关键作用,为研究者、实务人员提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借鉴。

胡扬名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认为童星教授讲座的内容不仅蕴含着深刻的理论意蕴,而且具有系统的逻辑联结和观点呈现。童星教授从事理的本质规律、到机理的逻辑拆解,再到管理和治理的升华进阶,既是对基本概念异同的追根溯源,也对看问题、解问题提供富有哲理的思维框架,为在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想盛宴。

在讲座结尾的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如何实现更好的治理、工作中遇到的管理和实践难题提出请教,童星教授进行解答和点拨。在震撼和温暖的学术氛围中,本次讲座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社会风险研究基地主任,兼任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监事等。独著或主编著作10余本,主编或参编教材近20本,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开放时代》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荣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全国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公共管理学科特殊贡献奖等教学科研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项目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一审:黄根
二审:刘茜
三审:毛新志